以杀戮来反思——谈谈《慕尼黑》

2006-03-30 23:06 | WINGCLOUD



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看电影了,为了不让自己太过落伍,用电驴下载斯皮尔伯格2005年的新作《慕尼黑》...

一不小心又爱上了一部电影!

影片从1972年的慕尼黑惨案(巴勒斯坦极端分子杀害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开始,以色列人为了报复巴勒斯坦人,派出了以男主角Avner为首的五人暗杀小组去刺杀策划了这起惨案的“黑九月”的骨干成员。这五个刺客,没有身份,不会受以色列政府的承认,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杀光一份名单上的十一个人。而我们的故事就跟着一件件的杀戮惊心动魄地展开了。

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是描写了这五个人如何去一个个地铲除目标,影片在描写杀戮时采用了十分紧凑的处理方式,因为在开始的时候,这五个人的想法很简单:为了祖国,杀死敌人,然后回家。但是,当他们在杀死第三个目标人物后,影片的旋律开始变化:因为他们开始发现,每当他们杀死一个目标,所引起的新一轮报复总会让更多无辜的人丧命,特别是第三个目标被解决后,他的继任者居然是一个更为极端的家伙。而且,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他们的情报提供者也不是那么可靠了。

在杀戮渐渐淡去,悬念开始展开的时候,他们借助以色列军方的力量一举剿灭了三个目标人物,但此举却让他们自己身陷危险之中。为他们提供情报的人不知出于什么居心,竟然把他们和他们下一个目标的保镖们安排在了同一个屋檐下,从而迎来了影片的高潮——

同一个屋檐下,双方都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他们只是小心翼翼为电台里的代表各自民族的歌曲而争斗,结果都妥协为收听美国的流行乐。双方的Leader聊起了巴勒斯坦,看到Ali用犹太人两千多年的流亡史来阐述巴勒斯坦人愚公移山的决心,Avner似乎开始思考起某些东西。

然而立场是不同的,双方的对决不可避免。当Avner和Ali俩人再次在黑夜中相遇,他们交换的已经不再是平缓的言语,而是激烈的子弹。最终Ali倒下,Avner注视着Ali的尸体乘车离去。

接下来的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Avner的手下一个个被杀,杀人者成了被追杀的对象。他们想解决黑九月的头目,但是始终没有成功,而且,随着手下不断死去,Avner的神经也面临崩溃,原本他所不相信的“特工只敢在衣橱里睡觉”的故事在他的身上居然得到了验证。他甚至发现想要杀他的人很可能是他的政府。

他最终选择了退出,隐姓埋名地来到纽约与家人团聚。但是,杀戮的阴影始终在他的脑中徘徊。他终日紧张,失眠。终于,导演安排他经历了一次最痛苦的做爱——他在和妻子的交合时从自己的脑海中看到了整个事件的真相——德国政府对极端分子食言,导致极端分子狂性大发,杀死了全部人质。而以色列政府借此为契机,派Avner出去刺杀的是一群与慕尼黑事件无关但却一直被以色列政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巴勒斯坦人。

作为犹太裔导演,斯皮尔伯格的这部电影可谓是其继《辛特勒的名单》后又一部反思人性的电影大作。他所选取的题材是巴以冲突几十年历史中的一个细节,然而他却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犹太人血统而偏袒以色列。尽管整部影片中充满了杀戮,但是它却充满了对“以暴制暴”的思考.正如影片中所描述的那样:每当一个目标倒下了,总会有另一个更残暴更极端的继任者出现,然后新的一轮报复开始,受伤的永远是无辜的人。这样的恶性循环,并不能带来一厢情愿的和平,只会使橄榄枝越来越远。

影片中的Avner和Ali的碰面,似乎说明了一些问题,其实两者都是素不相识毫无仇恨的人,只不过一个人想要一个民族的归宿,另一个想要尽快回到自己的小家。影片中的Avner是一个为了除掉目标对待什么都不手软的人,但是,当他在电话里听到自己正在牙牙学语的女儿的声音时,这个冷血男儿顿时热泪盈眶—— 人性的善与恶顿时在眼泪中变得模糊起来。

尽管有人指责本片的政治立场偏向于巴勒斯坦,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可以看得出来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这部影片时是力求做到客观。也许人们可以认为这部电影取材的蓝本——小说《复仇》——本身就不客观。既然现实世界就如同影片中所描述的那样——暴力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那又何妨不去听听Ali的话呢.尽管Ali是个恐怖分子,难道Avner就不算恐怖分子了吗?单纯的消灭恐怖分子而不去寻找恐怖分子产生的原因,恐怕应当算作历史的遗憾。

最后,斯皮尔伯格为了进一步阐述他的反思,他把影片最后的镜头留给了纽约的国际世贸大楼——全世界都知道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什么。他也许希望能够通过这栋不复存在的双子楼提醒全世界——以暴制暴得时代已经结束了。

-
←点击一下,进入"小wing的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