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幻想:内在精神》之成败

2001-12-20 00:00 | 最终の幻想

Square栽了,这也许是不少人所希望的。ff电影版连票房第一的位置都没占据过,最高到了第三名,就一路下冲,像现在的股市一样的跌了下去。对于票房上的惨败,其实是有预见的。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是各有见解的。多数人还是觉得剧情比较差。当然也有那么一些幸灾乐祸的人,自称是什么不玩ff游戏但是对于ff电影版觉得不错的虚伪的人发出的吹捧。
套一句用过的俗话,ff电影版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最后结局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首先是错误的时间。果敢的挑选暑假上片热潮时期上片,是一种挑战。看看暑期美国电影市场上的多如牛毛的电影,每一个都有来头,都有可能成为赢家。ff电影版要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档期获得好的回报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选择一些较淡的档期,也许效果和会比现在好得多。
其次是错误的地点。好莱坞是商业电影的聚集地。选择美国市场来赚钱是square的想法。但是也要看影片对不对美国人的口味。当然在ff没上映之前谁也说不好,但是之后就不得不得出结论ff没能让美国人感兴趣。这也是再次证明了好莱坞不相信什么神话,不相信权威。这至少比港台的商业电影市场强的多。ff电影版没有适合美国人口味,再大制作和优美的画面也无济于事。看看同期上映的《律政俏佳人》来头小的几乎没人知道,成本也是很低,结果呢?和ff在同时期上映,现在依然在票房榜的前5位。ff在游戏界的权威是不会影响到电影市场的。
再次是错误的敌人。看看同期上映或者前后上映的影片。前面有剧情弱智,但是噱头十足的《木乃伊2》和几乎可以说是比游戏还无聊《古墓丽影》;名声在外的《人工智能》超级黑马《律政俏佳人》;导致ff电影版失败原因之一的美国口味动画片《史莱克》;动作套路片《龙之吻》;狗尾续貂电影《侏罗纪3》;还有一部下场和ff差不多的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珍珠港》。虽说不都是好电影,有的比ff电影版还次几倍。但是就要和这么多的敌人开战,ff根本是力不从心的。前面有《木乃伊》《古墓丽影》这种装傻充愣但是可以号召美国人欲望的垃圾电影;还有真正才被美国人认同的动画片《史莱克》。后面则是一堆的名作续集和重拍片。ff在名气和阐述方式上的劣势就尽显无疑了。
最后是错误的战争。板口博信早前说过会在日本动画和美国电影中找到切合点。结果是切合点还是没有找到。日本动画和美国动画基本上是不太有相同点的。宫崎俊、大友克扬、押井守都是日本乃至世界有名的动画大师。看看他们的动画作品,再看看迪斯尼风格下的美国动画你就知道原因了。美国人很喜欢强调动画可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看的。之所以有大人看像《史莱克》这样的动画,无非是迪斯尼的手段使然。找来大牌明星配音造成话题,吸引成人观众。就动画本身的的水准完全是给孩子看的。日本动画则是以青少年为主流的观众群。这和美国的动画不一样。日本动画场面火爆,在美国有的甚至是r级的,这样的不同观众取向说明两种动画的观念不同。还是《皮卡丘》和《幽灵公主》的例子。《幽灵公主》在美国被说成是比较暴力,虽然也上映了,但是效果远不及在日本和亚洲的反应。板口博信的ff电影版确实有点不太讨美国人的欢心。这也是日本动画的必然和不可妥协的一面。如果做成是像《史莱克》这样的动画,应该早火了。但是模拟真人可以说是不成功的一个卖点。如果是汤姆克鲁斯和朱莉娅罗伯茨这样的cg人也许可以用来当卖点。考虑到意识形态的差异,板口博信的这次不太成功的导演也不能全怪他的责任。
ff电影版的画面不用多说了。没必要拿出来吹嘘。我不会像有些内心憎恨ff的人那样端着幸灾乐祸的心态来说好话的。什么画面和人物精细让谁谁震撼和惊讶之类的虚伪的话只有这样的人说得出口。可以说从商业角度也是ff电影的最大职能来说ff电影版就是失败的。这不用某些人来拐弯抹角的取笑。连基本的看法都不敢照自己的意愿直说出来还要拐弯抹角的耍滑头,真不知道这样的人怎么在这里混下去的。作为ff电影版的剧情可以说是不能脱离俗套的中规中矩,毕竟想脱离俗套和实际去脱离俗套都是要冒风险和非常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