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边后卫之于现代足球

2003-06-20 13:41 | lastwinner


谈这个话题,必须从现代足球阵型演变过程说起,1958年在瑞典举行的第 6屆世界足球锦标赛中﹐巴西国家队首次用“ 4-2-4”夺得了世界冠军,动摇了此前在世界足坛流行了30多年的WM阵型。四后卫意义非常重大,并由此奠定了到现在为止的足球阵型的基础。

边后卫的出现自然是为了应对对方边前锋的攻击,限制其在边路的活动,并且能从己方发动进攻,作为边路典范的小鸟加林查(Manuel Francisco dls Santos Carrincha),是个天生的“o”形腿。据称,他弯曲的右腿要比左腿短6厘米。而正是这个生理缺陷给他的对手造成了最大的威胁。他绝妙的传球常使对手无所适从,因为他总是在最后一刹那才决定出腿的方向。1958年,加林查的身影首次出现在瑞典世界杯第三场比赛上,巴西国家队正是在那年夺得了冠军,虽然加林查不是后卫,但他的进攻方式却给整个打法的变革提供了一个思路。

四后卫站位的阵型,边后卫必须要助攻,这已经是现代足球一种很重要的进攻方式,此时边前卫应该向中间压缩成密集型,在快速攻防中,这样能快捷有效的提供多种变化来适应场上形势,但边后卫助攻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攻上去之后背后的巨大空当往往会成为对手反击的必然路线,这就是矛盾所在了。当边后卫归位时他并不是地拖在后面,而是向前压上,同本方最后一名中卫形成钝角三角形,同时前腰回撤,变成平行站位形式,使中场继续保持密集型的压缩。同时,两名(或加一个假前锋)前锋也并不是按部就班的一左一右顶在前面,两人中总是有一人积极回撤,增加本方中场的力量,使攻防达到自然衔接。

如果对手反击,那一般都是扩大中后卫防守区域,对空当进行有效压缩。同时在后卫身前设置一名防守好的后腰,补位在此时就非常重要了,后场边路的空当是反击中很好利用的,中卫和后腰此时就责任重大。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边后卫助攻以后的回防能力,自然是衡量一个优秀边后卫的重要标准了,看看跑不死的小个子卡洛斯,体能速度俱佳,从他的边路要占到便宜是太难了,边路攻防上演绎了很多经典,都是边后卫教材式的例子。

再转回对阵型的讨论,80年代米兰的成功使4-4-2深入人心,欧洲的很多国家队在90年代初也转向4-4-2,屏弃了原本崇尚荷兰式全攻全守的3-5-2,这样的变更不能简单地评以“好”或者“不好”,“进步”抑或“退步”,只应该说根据每个队的实际情况,符合现代足球的特点而选,密集防守发展到今天已经是臻于完美了,中路的渗透是难上加难,看看意大利式的防守,中路已经算是密不透风,即使巴西这样纯技术流的球队,他们也不可能全靠中路进攻。

但恰恰相反,是巴西在边后卫上做的文章使全世界都为边后卫兴奋,“双卡”的成功影响极大(虽然边后卫在比较早的时候就形成了系统打法,但像巴西这样强劲的双翼,在当时恐怕是前所未有的),4-4-2在进攻的时候变成了2-4-4,加上全队超强的实力,进攻中给对手几乎是灭顶性的压力,防守的任务自然轻了许多,更何况卡洛斯和卡福都是攻防俱佳者,为边后卫出尽风头。

同期比较出色如图拉姆,边后卫防守好大家可能不以为然,不过进攻上有亮点就吸引眼球了,98世界杯半决赛法国对克罗地亚一战,要不是这个“我从不练射门”(图拉姆语)的边后卫两脚看似漫不经心的射门,法国要拿到大力神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还有如阿根廷萨内蒂,胜任边后卫和中卫,稳健出色,为栋梁之才;小马尔蒂尼,也是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奇迹...等等不再列举,都是边后卫上出色代表,谁说核心只能由中轴线上的队员了担纲?看看卡福高举大力神杯君临天下,看看小马尔蒂尼捧着欧洲冠军杯笑傲群雄,边后卫绝对不是无足轻重之位。

说到中国队,我们也不乏优秀的边路人才(当然不能跟世界顶级的去比),两翼齐飞一直是我们国家队的传统,从高丰文或更早的时代开始,边路就打得有声有色;在球员上说,职业化以后从十年前的谢峰到现在的孙继海,都是很有特点的队员,但是我们缺乏整体的配合,如前面所说,边后卫助攻时需要全队的紧密配合,前锋不积极跑位,前腰不接应,中后场不协防,这样打还不累死边后卫,纵然给你两个卡洛斯也没用了。

跟得上现代足球发展的潮流趋势,这是很重要的。边后卫的作用今非昔比,从主教练到队员,从战术研究到实战,边路都是双方着重考虑的突破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边路就成了重点(在中路难推进的前提下),所以让我们来期待边路英雄们更出色的表演!


-------------------------------------------
以上乱弹,各位斧正~~

-